在发展中让百姓受益——记龙山县茨岩塘镇党委书记魏福生:AG体育App下载
栏目: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:2024-04-19

本文摘要:在发展中让百姓受益——记龙山县茨岩塘镇党委书记魏福生

  “打造学习型政府,助推产业多元化发展,使百姓得到实惠。

在发展中让百姓受益——记龙山县茨岩塘镇党委书记魏福生

  “打造学习型政府,助推产业多元化发展,使百姓得到实惠。”这是魏福生对茨岩塘镇当前发展的思路,也是一位土家汉子的心声。

  魏福生,一名朴实而豪气的土家汉子,一位注重实干心系百姓的基层干部。

自2012年12月任龙山县茨岩塘镇党委书记以来,通过抓班子带队伍,强产业夯基础,使该镇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生态事业得到长足发展。由于成绩突出,他先后荣获州、县多项荣誉,并于2015年被评为2013-2014年度“十佳乡镇党委书记”。

  打造学习型队伍提升服务能力

  从副镇长到镇党委书记,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使他深知发展为了百姓,政府服务百姓这一道理,而发展和服务的根本在于基层党员队伍的建设,为此打造学习型队伍成为他提升党员队伍能力的第一步。

  该镇政府办公楼内的2楼,一个不大的学习室,虽然是星期六,但却有六七名人员正在里面观看着书籍。

  “没事的时候都会前来查看一下业务书籍,这样也好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。”该镇兴龙村村主任助理王丽丽说。据了解,作为新进的工作人员,看书已经成为她提升业务能力的一种方式。

而这一切来源于魏福生带头作用。在王丽丽的眼中,魏福生每天至少学习2个小时,而在借书本上,魏福生的名字也历历在目。

  “相对网络,购买的书籍内容相对系统,并且避免了在网络上办私事,加上大家在一起学习,不懂可以相互请教,容易提升大家的学习氛围。”魏福生说。

据他介绍,仅学习室就有2000多册书籍,内容涵盖政治理论、历史哲学、经济军事、法律文化,其中业务书籍就占6成,而每个月办公室都会按照镇里工作人员的要求定制一些书籍,使学习的专业性更强。而基层党员队伍的建设不仅仅是理论性的自学,还有外部环境的进修和培养。

  从2012年开始,魏福生和班子成员共同研究确定了支持基层党员学习的计划,并按照“双培双带”的要求,努力把致富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,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,从而实现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目标。

  为此,他先后深入村组、深入群众中开展调研活动100多次,讲党的理论、谈全镇的发展规划、听党员的心声、了解农民群众的疾苦成为他工作中的重点。学习中实践、实践中学习这一方式,使一批批有志基层党员干部逐步成长,学习的效果也日益凸显。

  两年来,基层干群学习参学率达到70%,全镇共有40多名党员干部获得外出学习机会,一批批具有技能的产业带头人,致富能人逐步充实到基层的发展当中,为乡镇的发展进一步提速。

  多元化产业发展促百姓致富增收

  “多元化产业发展是百姓致富的关键所在,而制度建设和基层设施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前提”。谈及当前该镇的富民举措,魏福生如是说。

  茨岩塘镇是龙山县的烟叶大镇,种烟老区,2014年全镇高标准种植9400亩,收购烟叶124万公斤,产值3300余万元,实现单产量单产值在全县均列第一名。

  茨岩塘镇是红色老苏区,被誉为武陵山中的“遵义城”,红二、六军团曾驻扎在此。现存的湘鄂川黔苏维埃革命委员会遗址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原红军医院、红军学校、兵工厂、供给部等旧址保存完好,具有红色旅游文化传承和开发的价值。

  茨岩塘镇有63%的森林覆盖率,80%的村都适宜发展养殖业。

  产业发展有了规划,制度必须先行。上任之初,魏福生狠抓基层党建工作,扎实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。所有涉农部门全部在镇党务政务中心设了窗口,派驻了工作人员,农民在镇内要办的事在党务政务中心就可全部办理,真正做到了“人进中心,事进中心,权进中心”,形成了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。

  严格执行干部轮流值班制度,由两名班子成员带领12名一般干部,实行24小时值班,方便群众办事;捆绑干部包村责任,督促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根据各自分工和年初工作目标计划,分解目标任务,落实工作责任,进一步完善镇对村重点工作目标管理,将安全生产、计划生育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、烤烟生产、同建同治、党建工作、坐班制度、两违整治纳入目标考核,分定量、定性两类指标,按照考核结果实行奖惩,用制度管人,按章办事。

  有了制度的保障,基础设施也需跟上。魏福生以烟叶产业发展为主体,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自筹的方式,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。在高山村合理开发新区,在平坝区推行烟稻轮作,进行土地流转,先后投资60万元新修生产区道路15公里;投资300万元新修了渠道16000米;投资40万元新修了人饮工程6处;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面山、兴龙、兴场、甘六、套虎、中山、比溪、细车等村的公路硬化工程……烟叶产业稳了,基础有了,而红色旅游也蓄势待发。

  启动湘鄂川黔苏维埃革命委员会遗址本体保护工程,茨岩红色文化长廊进行规划和可行性分析论证,200多商家换上了红旗招牌。启动红军医院遗址房屋、宅基地回收工作,红军兵工厂遗址附属设施建设。

完成省“诗词之镇”创建工作,创作歌曲《茨岩塘的瀑布美》…… 该镇红色旅游初具规模,仅2014年,年接待人员就突破万人大关。

  而在同一时间,该镇乡村内的养殖规模也在逐步加大。

全镇涌现出了全德正、李发堂、张青等一批养羊、养牛、养猪大户,养殖大户达117户,尤其是山羊养殖发展成规模推进,全镇山羊存栏9000余只,价值达1200余万元。

  多元产业背后带来的是百姓的实惠,据统计,2014年该镇人均收入突破4000元大关。


本文关键词:AG体育,AG体育官方下载,AG体育App下载

本文来源:AG体育-www.qianguow.com